
在山西焦煤“打造国际炼焦煤市场领军级企业”的战略目标和“三个竞争力”提升要求的指引下,山焦西山西曲矿始终坚持聚焦主业,深化改革,全面变革,创新发展的发展路径,深入结合矿井实际,更新观念,瞄准一流,夯基提效。
从2019年语音报站系统加装开始,该矿在标准电机车的基础上持续做“加法”,为安全上锁、为司机减负、为运输提效。万米大巷里,一辆辆升级完成的电机车畅行其间,以更便捷的操作、更高的效率去完成交办的生产任务。
让电机车长“智慧眼”,打造“无监控不作业”新形式。
站在车前,你一眼就能看到前后侧两颗“大眼睛”,那是新加装的4mm焦距 400万像素的高清摄像头。如果说,智能新能源车依靠车身周围若干颗镜头打造出360度全景影像,此次升级让矿用电机车至少具备了前后各180度全景影像。同时,视频信号依靠井下千兆环网与运输调度系统实时互联,让远程监控和运输沿线的实时隐患排查成为现实。今年5月,该矿已经完成防爆智能手机的更新配发。自此,“车载+手持”的硬件已全部配齐,构建出运输作业“固定+移动”的监控作业新形式。
在摄像头附近,你还会看到两对“小眼睛”,这是此次增加的防追尾红外探头,可以实现3-100m车距自动预警。按照运输作业的最大车速估算,探头将至少为司机提供前方25秒,后方9秒的制动反应时间,远远大于作业人员1.5-2秒的正常反应标准,能够有效预防追尾事故发生。
让电机车接入“物联网”,实现精准定位数据共享。
在千兆环网的基础上,让机车物联上网,将依赖计轴器的区段定位升级为以基站为基础的精准定位,将实时定位精度提升到3-5m,信集闭系统运输调度将更加精准和有效。
精准定位功能的加持下,自动语音报站系统的应用效果也实现了质的提升,能够实现城市智慧公交系统的部分功能,如到站预报、精准报站、发车提醒和紧急停车提醒等功能。
运输一队支部书记张佳说:“系统升级后,我们也在积极的收集司机反馈。大家说,现在红绿灯路口等待时间缩短了,同样的运输距离和任务,出井时间更早了,中途的休息时间增加了,现在上一个班比原来明显轻松了。”

赋予电机车“感知力”,“硬”规范替代“软”规定。
电机车驾驶室,新增触碰式车门闭锁和红外座位闭锁,两组闭锁均直接与车辆控制器互联。对于电机车司机来说,只有关好门、坐姿正,车辆才能通电、启动、行车。在电机车司机驾驶行为管控上,“硬”规范替代了“软”规定。
人的状态受到身体状态、精神状态、工作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,极易造成走神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安全行为松懈等情况,从而造成个体偶发,群体多发的三违行为。将作业规范通过硬件实现,与职工素质提升、安全自保互保联保相结合,为行为规范设置多道阻拦索,能够有效规范职工作业行为,提升安全管控能力。
为电机车加“遥控器”,不停车扳道换线减人提速。
车身“物联”,同步拓展装备装置“互联”,在气动道岔、电动道岔已全面完善的基础上,电机车和道岔同步加装车载道岔控制器,实现有效距离达50米的“一键换道”。
机车司机景军说:“原来我们是停车跑步扳道岔,折返回来再行车,遇上连续道岔还得派专人驻守。现在多方便,按一下按钮就换了,连续行车,效率高多了。”
目前,我矿在用的33台架线电机车、8台蓄电机车智能化升级工作已经完成90%,测试工作全部结束。剩余部分将在定制配件到矿后完成。
电机车的升级定型和成功投运必将在矿区产生涟漪效应,激发更多聚焦“三个竞争力”提升的项目落实落地,助力矿井在“率先”上抢先机、在“蹚出”上下苦功、在“新路”上勇探索的发展路径上稳步前行。